微信、短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必须提供原件或者经公证后予以核对
很多人会问,民事诉讼中,微信、短信聊天记录能否作为证据提交,答案是肯定的。《民事诉讼法》第63条专门规定了证据的种类,其中第(五)项便是“电子数据”,微信、短信聊天无疑属于电子数据,在诉讼中是可以作为证据向法院提交的。但是能否达到提交人的证明目的,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证据原则上都要当庭提交原件予以核对、质证。对此,《民事诉讼法》也有相关规定,具体有以下几条:
第六十八条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第七十条 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
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
如果不能当庭出示证据原件,可能承担不利后果。
很多人习惯将微信、短信聊天记录截图打印作为证据,打印件从性质上讲实际上已属于书证,并且图片以及电子图片很容易PS作假,单凭聊天记录打印件难以确定证据真伪。如果想将微信、短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必须保留手机及聊天内容,当庭予以核对。
如果担心原纪录因意外灭失(比如不小心覆盖、删除,手机损坏等),可以对微信、短信聊天原内容进行公证,由公证处出具公证书。因为公证书证明效力较高,在法庭上可以起到与原内容相当的效果。
案例(源于真实判例)
A与B就某争议在微信上达成协议,但B后来拒绝履行。A遂将B起诉至法院,要求履行协议。但A起诉前清空了聊天记录,只剩不完整的聊天截图,遂将截屏打印件作为证据提交。
法院经审理认为,A仅仅提供了微信聊天记录截屏打印件,而未能提供原件(手机)予以核对,聊天记录亦不完整,未能提供充足的证据证明其事实主张,故应由其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判决驳回A的诉讼请求。
相关文章
- 两高《关于规范办理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23〕18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3年9月1日第五次修正版,修正内容2024年1月1日施行,附Word电子文档下载)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2023年9月1日通过,2024年1月1日施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年3月22日第二次修正版,修正内容2022年4月10日施行,附Word电子文档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年12月24日第四次修正版,修正内容2022年1月1日施行,附Word电子文档下载)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
- 最高检《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2021年8月1日施行)
- 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法释〔2021〕12号,2021年8月1日施行)
- 两高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虚假诉讼犯罪惩治工作的意见》(法发〔2021〕10号,2021年3月10日施行)
-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2020年12月14日第二次修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