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被盗刷 持卡人应如何保留证据
新闻经常会报道银行卡被盗刷的新闻,一般都是团伙作案,复制持卡人的银行卡信息制造伪卡,再设法获得银行卡密码,采取消费、取现的形式盗窃持卡人资金。持卡人一方面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争取刑事立案;另一方面可以跟银行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可以提起储蓄存款合同纠纷之诉。那么,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后如何举证,才能获得民事诉讼的胜诉呢?
持卡人在银行开户,存入资金,就与银行形成了储蓄存款合同关系。银行有保护储户的资金安全的义务,这一安全保障义务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就要保证所发行的银行卡等凭证具有唯一性,即使被他人复制伪造,银行也要能识别。如果银行卡被他人复制,导致储户资金被伪造卡盗刷,说明银行安全系统存在漏洞,银行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如果发生盗刷情况,持卡人必须有证据证明该盗刷系伪卡交易。持卡人直接证明伪卡交易难度很大,可通过证明发生盗刷时真卡在持卡人身边来间接的证明伪卡交易。
所以,一旦发现发现卡被盗刷,应立即前往就近银行或者ATM机进行一次存取款或者转账交易,并保留好交易凭条,或者在ATM机上故意输错密码造成吞卡,以此证明卡被盗刷时银行卡在自己身边。然后马上打银行电话挂失,并拨打110报警。
需要注意的是,该证据保留方式的关键在于真卡交易的及时性,即在两次交易的时间段内,无论采取何种交通方式,同张银行卡不可能在两次交易的地点发生交易。如果盗刷地点离真卡交易地点较近,或者两次交易时间间隔较长,不能排除持卡人同一时间段完成“盗刷”交易、挂失和报案的可能性,就很难胜诉。
虽然银行有安全保障义务,但是储户也有安全注意义务,持卡人必须妥善保管好自己所设密码。如果输入正确密码是其银行卡交易的唯一手段,那么一旦发生盗刷必然是储户未妥善保管密码。发生密码泄露导致卡被盗刷,储户自身也有一定过错,要承担一定责任。
综上,储户要养成良好的用卡习惯。持银行卡交易时,一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不让卡离开自己视线,不给不法分子复制银行卡信息的机会;二是在输入密码时要采取遮挡措施,确保密码不被偷窥,勿将密码告诉他人。
案例(反面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2015年11月6日13时30分,原告黄某在家中收到信息,显示自己的银行卡在ATM机取现3000元,27分钟后,原告电话挂失卡。45分钟后,原告持卡向派出所报案。96分钟后,原告持卡在柜台办理挂失。监控显示,取钱人非原告及其家人。原告起诉要求银行承担赔偿责任。
虽然原告虽完成了证据保留事项,但ATM机所在地点距报案派出所、挂失银行、原告住所地均较近,原告具备同一时间段完成取现、报案和挂失的可能性。该可能性甚至不低于伪卡交易可能性,最终原告败诉。
相关文章
- 最高法发布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10个典型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3〕13号,附Word电子文档下载,2023年12月5日施行)
- 市场监管总局就《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附征求意见稿全文与修改说明)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5号,2020年12月23日修正版,修正内容2021年1月1日施行)
- 法院判决:商业推广短信的退订费用由平台负担
- 定金上限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2020年9月1日开始施行)
- 法院判决爱奇艺“超前点播”违约,爱奇艺表示会上诉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法发〔2020〕17号
- 法院判决:多人合作运营微信公众号属个人合伙